繁花似锦的沪港两地教育交流启迪 title

繁花似锦的沪港两地教育交流启迪

2024-05-06 - 2024-05-07

Event

2024年5月6日-7日,上海在微雨之中迎接刚抵埗的立夏和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成员。在春天的清凉与初夏的活力之间,总监林金锡教授带领团队,走进繁花似锦、新旧兼容的上海,访问五所教育机构,展开双城深度学术交流,启发对教育可能性的更多思考。

创新与传统的结合

中心成员马不停蹄,两天内走访五所上海市不同区域的教育机构:上海徐汇区教育学院、上海市实验学校、上海福山正达外国语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上海田园高级中学及上海尚德实验学校,得到各校领导、教研人员、学校书记、校长、副校长、特级教师的热情接待。以课堂观摩、议课与座谈会跟本中心成员交流教学方向与特色:「线上学习与数字化教材」、「经典阅读与行走阅读」、「结合文学资源整本书阅读」、「善用提问策略促进高阶思维」等,创新与传统互相辉映,充分发挥教学效能。

image

本中心成员与刘侠教研员(左五)合摄于上海徐汇区教育学院

image

上海市实验学校书记(右)在校园阳光大道跟本中心成员交流两地的教育心得

image

上海市实验学校代表跟中心成员就人工智能、多模态写作和资讯素养作深入讨论

image

上海福山正达外国语学校代表与本中心成员在座谈会后留影

image

上海福山正达外国语学校的杨校长(中)与丁副校长(右)对港大教育学院出版的教学资源表示兴趣

image

上海尚德实验学校徐常务副校长(右)与林金锡教授(左)在专业交流后留影

以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上海田园高级中学为例,学校从「文化、创意、审美、外语」四个核心概念出发,以「美育引领,创意发展」为理念,锐意发展富文创特色之办学方向:开设「文创实验班」、「创智实验班」、「外语实验班」、「德稻大师设计课程」、「谷歌安卓APP Inventor精品实践课程」等,另设著名画家驻校计划与学校画廊。学生的「文创素养」则体现在由学生制作,且获得公开奖项的微电影、动画、话剧创作与表演、时装设计,以至7名学生正式出版的图书等。学校提出「每位学生天生有才,每位学生各有精彩」,致力彰显学生个性和具体实践成果,让本中心成员留下深刻印象,对香港学界未来发展多有启发。

image

上海田园高中的学生观与教育观

image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上海田园高级中学陆振权校长(右四)与本中心成员摄于学生票选学校年度大事墙前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学与教的启迪

中心自2022年9月起成为香港优质教育基金主题网络计划,推展「赋权授能˙衔接向上──支援中小学教师提升多元文化学生中文学习能力」计划。配合最新的资讯科技和教学策略发展,2023/24 学年中心更从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的角度切入,跟参与计划的香港中、小学教师协作,致力探讨以人工智能辅助读写教学。是次的上海交流,中心成员跟上海同行深入交流由中心研发的WISE框架: “Write, Investigate, Synthesize, Evaluate”,借「以写带读」的逆向思考,交流与推广「人机协作」经验:以AI工具辅助学生发展阅读和写作能力,带动两地探讨结合人工智能、多模态写作、社区资源等教学法,进一步增强传统教学的学、教、评效能,引发学与教更多不同思考。

image

高级课程发展主任陈匡正女士(右排站立者)为徐汇区教研员介绍 WISE 框架

展望:沪港两地教育创新合作

虽然只有短短两天的交流,却为沪港两地的教育专业交流开启了新的思考方向﹕磁悬浮列车、世界博览会、上海博物馆新馆,以至《繁花》面世,上海一直展示创新与传统兼容的胸怀,美学与创意并重。蓦然发现,上海和香港皆为张爱玲和王家卫才思驰骋之地而感动,让我们期待两地更多创新发展协作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