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權授能,銜接向上!幫助非華語學生有系統地學好中文全港分享會(小學),支援教師、協助非華語生順利銜接! title

賦權授能,銜接向上!幫助非華語學生有系統地學好中文全港分享會(小學),支援教師、協助非華語生順利銜接!

2022-07-09 - 2022-07-09

Event, Conference

image

中心總監張慧明博士作主題演講

image

中心總監張慧明博士向項目經理徐福強先生贈送禮物,感謝他與團隊對E&T計劃的付出。

image

香港潮商學校的教師分享有關「非華語校本中文課程規劃」的實踐。

image

林村公立黃福鑾紀念學校的教師分享如何「幫助非華語生渡過語言沉默期」。

image

中心總監張慧明博士向香港潮商學校的教師致送紀念品。

image

中心副總監林金錫博士向林村公立黃福鑾紀念學校的教師致送紀念品。

image

中心副總監林金錫博士就兩所分享學校的教學實踐了給予讚賞和建議。

image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許守仁博士在「學貴有疑」環節即場解答老師的教學疑難。


由教育局校本專業支援組統籌的「賦權授能,銜接向上——支援中小學教師提升多元文化學生中文學習能力計劃(E&T計劃)賦權授能,銜接向上——支援中小學教師提升多元文化學生中文學習能力計劃(E&T計劃)」,旨在中小學教師協助非華語學生提升中文能力,並順利由小學銜接到中學。本中心分別在7月9日及23日舉辦小學和中學的「幫助非華語學生有系統地學好中文全港分享會」。9號當天有幸邀請到中心總監張慧明博士張慧明博士、副總監林金錫博士林金錫博士許守仁博士許守仁博士、徐福強先生等參與其中,還有香港潮商學校、林村公立黃福鑾紀念學校為大家作學理與實踐結合的前線經驗分享,並設有「學貴有疑」環節,讓學者即場解答教學疑難,加強彼此的交流。

由於各階段的學生有不同需要,為採取有效的方法支援教師和學生,分享會分兩日進行,7月9日當天的內容焦點集中在小學階段。首先,張慧明博士回顧過去一年,中心已舉辦36個專業課,超過167所學校、過千名老師參與, 希望藉此能協助教師找到並實踐教導非華語學生中文的最有效方法。張博士亦提出其獨特的見解,認為讓非華語學生學習字詞,打好中文基礎固然重要,但不一定是學生學習中文的第一步,老師可從閱讀、寫作著手,為不同程度的學生制定不同的閱讀及寫作模式,例如:高效識字法、對話寫作等,中心團隊亦與在校老師合作設計許多繪本、少年小說等閱讀材料,以支援老師教學。張博士強調,要讓多元文化學生產生學習中文的意義,而非強迫他們死記硬背各種的字詞和筆劃,這才能推動他們自主學習。而在學習的過程中,希望教師對學生的支援逐漸減少,從而讓學生的越來越獨立自主。

接下來就是學校的經驗分享,首先是香港潮商學校分享他們有關「非華語校本中文課程規劃」的實踐。香港潮商學校全校有超過一半的非華語學生,華語及非華語學生分開上課,也使用兩套不同的學習教材和評估材料。但評估各級的成績後,發現小三學生升讀小四後,中文科合格率下跌,情況令人憂慮。於是,學校與本中心E&T團隊合作,期望優化校本課程。在中心團隊加入後,立刻運用教育局「中國語文校內評估工具」為小四學生進行前測,就著學生的能力鋪展階梯,並訂定小六的出關要求。根據要求規劃適切的課程、設計單元,繼而在課堂上實踐。就著學生的問題設法解難,例如以提問、分層的方式引導學生,中心團隊亦會從旁協助,並結合第二語言學習理論與評估促進學習以調適教學與評估策略。未來香港潮商學校與中心團體會繼續攜手優化小五的課程和評估機制,持續檢視學生進展,並在課堂落實上注入更多的解難方法,幫助非華語學生學好中文。

之後就由林村公立黃福鑾紀念學校分享前線的經驗。學校裏只有12名的非華語生,其中4名是小一學生,他們的中文能力參差,其中2名學生對中文非常抗拒。本中心團隊先診斷學生的問題,再為教師提供方法和支援,繼而按照學理設計課程,藉以驗證學理是否有效,而是次的目標是「幫助非華語生渡過語言沉默期」。為幫助學生有效過渡其語言沉默期,老師需要為他們提供「可理解語言輸入」,選取一些較有趣和生活化的主題,還要合乎學生的學齡,例如快餐。在課程設計上,語文知識與活動應用需相互結合,難度也需要層層遞進,例如:透過歌曲、急口令、角色扮演等重複訓練學生對字詞、句式、對話等的應用,同時不斷創設和延伸學生說話的空間。在教授非華語學生中文時,講求課內外的支援結合,由於非華語生在課堂上不願開口回答問題和與同學交流,加上受制於課時所限,老師無法在課上對他們作針對性的指導,所以課後支援十分重要,藉此活動提升他們的中文能力。針對二語學習,教師應擺脫傳統「重讀寫」的教學方法,並採用「先聽說後讀寫」的模式,強調學生的輸出,而非老師單方面的灌輸。未來中心團隊會繼續研究針對語言沉默期的不同策略,並思考在疫情下如何為學生創造更多語境。

最後,林金錫博士、許守仁博士、徐福強先生就以上兩所學校的教學實踐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也提出改善建議,同時以專業的角度解答教師的教學疑難。E&T計劃是一個持續性的項目,希望透過計劃能真正做到「賦權授能,銜接向上」。未來中心會繼續與前線教師合作,攜手幫助非華語生學好中文。中心團隊也幸得前線老師的信任與幫助,讓團隊能驗證學理和方法,並就實驗結果再作研究和調整。


2021年7月,中心的E&T團隊同樣以混合模式舉行了「非華語學生有系統地學好中文分享會」(小學),分享計劃的階段性成效,當時共有156位教師參與,亦邀請到不同的學者和前線教師從學理及實踐兩方面分享見解和經驗。

image

中心總監張慧明博士(右上)和項目經理徐福強先生(右下)作主題演講和分享。

欲了解更多E&T計劃的詳情,可前往E&T宣傳片.mp4 - Google 雲端硬碟E&T宣傳片.mp4 - Google 雲端硬碟Professional Support Services to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dmitting Non-Chinese Speaking (NCS) Students to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 Capacity of Teachers for Helping NCS Students Learn Chinese (Ref: EDB(SBPS)/NCS/1/5) | CACLER (hku.hk)Professional Support Services to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dmitting Non-Chinese Speaking (NCS) Students to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 Capacity of Teachers for Helping NCS Students Learn Chinese (Ref: EDB(SBPS)/NCS/1/5) | CACLER (hku.hk)